真是搞不懂。

 

為什麼人類的世界裡,無論敬畏神明或是弔唸死者的時候,會需要這麼多複雜又難解的儀式?

 

之前居住在台北那個大都市的時候,以為大家已經習慣將喪事移往殯儀館處理,結果就在某天下班,吃完了晚餐,騎著可愛的小ㄅㄨㄅㄨ回到租賃的公寓時,忽然被眼前的景致嚇了好大一跳!原本就不算寬的4道路,被帆布搭建起來的靈堂佔據,誇張的是,兩排對門的公寓出口,被莊嚴的黃色布幔層層疊住,也就是說,若我跟室友想沿著小巷子回家時,需要將小綿羊停在靈堂擺放的花圈周圍,然後經過入口,撥開掛在一旁「駕鶴西歸」或是「音容宛在」的輓聯,才能鑽進公寓的大門。

 

換個方向,要是從4線道的大馬路轉進居住的巷弄,我們會遇到靈堂的背面,從旁邊兩側窄小的空間擠進公寓大門。但這並沒有讓人覺得比較好過,因為老家辦過喪事的我知道,靈堂正後方正是擺放棺木的位置,而我們這樣的通行,就正巧是和棺木裡長眠的死者擦身而過,而且,是每天擦身,上班、下班一天兩回。

 

更可怕的來了,誦經聲像是防空演習警報器般的大聲,而且喪家十分遵照傳統習俗,照著時辰撫慰死者、折磨活人,每到晚間10點過後,住在三樓坐在電視前的我們,肯定會被他們的魔音趕進房裡躲進被裡,而且還需要持續穿腦12個小時,才有辦法帶著耳朵的嗡嗡聲入睡。假日的早上在我以為可以睡回加班流失的體力時,孝女白琴、五子哭墓更是吵到我想哭著爬回公司加班。

 

多數時間大家依舊隱忍著,因為傳統死者為大或是喪事不潔淨等等的禁忌,讓包含我在內的膽小鬼敢怒不敢言(從小就大人用一些莫名奇妙的規則嚇大咩),不過仍有受不了的居民斥責或檢舉,但都不了了之,而且『放送頭』的音量無論警察是否巡邏都一樣的大聲,這跟他們家是當里的里長有沒有關係呢?事隔已久,ㄚ敏也無從考證。

 

沒想到回到可愛的鄉下,同樣的事情變得更可怕。以為幅員遼闊,每戶都是透天不然就隔著田地,就算真想哭天搶地,應該也有空間讓彼此的耳根子清靜。結果不,就因為大家相聚遙遠,誦經、出殯、助念聲在廣播器裡音量反而被放到最大……要忍耐也行,說句不甚禮貌的話,總不會每個星期都有人往生吧?沒錯,是沒有,不過玄的是,每一個星期假日都有大大小小的宮、壇、寺、廟,不是進香就是回鑾,沖天巨砲放的震天價響,明明大白天看不到煙火的璀璨,但就因為它夠大聲、夠響亮,每隔一段距離需要施放六聲鳴砲的「報馬仔」工作便由它擔綱。

 

你可以想見那種威力嗎,就在你還在夢鄉之時,就在你剛哄孩子入睡,或是你正靜靜的享受假日午後,那種轟然撼動門窗的震響,規律、頻繁、一連六響的攪亂你想要的清靜,而且是每個禮拜!

 

或許是對於神祇有著莫大的崇敬,想要用力的表現出對於祂們的感謝,但是真的有需要用這樣的方式敬畏嗎?我知道或許有無數的禮俗或民俗專家會斥責我的無禮,但我仍舊要問,鞭炮放的比較多,真的比較能表現出尊崇?錢捐往寺廟,真的可以得到比較多的福報?跪在神明面前越久,真的越能換到生命的價值?上天想要我們的心變得越好還是越浮誇?

 

而對於被菩薩帶往西方,不再存在於相同空間的精神來說,真的會希望祂身後的儀式多過祂生前受到的關注?真的會希望你對祂忌日的記性,好過活著時記得對他說生日快樂的次數?真的喜歡花錢請來的哭聲,多過放在心裡真正的眼淚與想念?

 

參加義務誦經團的婆婆,在傳統又繁複的祭拜禮節裡生活了70年,那天幫忙完村裡的喪事,居然主動的提起她以後想要的喪禮細節:把靈堂設在殯儀館、不要請人到家裡誦經、不要錄音帶從早到晚的播送矯情卻不帶感情的哭喊………。被傳統束縛一輩子的她,對於身後事的豁達跟不忌諱讓我跟老公傻眼,所以更甚重又仔細的聆聽;原來看慣人清冷暖、或在屍骨未寒就被家人當做爭產工具的戲碼,讓她有了跟我這個小媳婦一樣的感受~~存在時被尊重、被珍惜,比起失去時的假裝惋惜的戲碼要重要太多了。

 

有朋友告訴過我,有時候儀式是必要的,可以強化內心的信仰、或是藉機排解壓抑的情緒,我非常認同這樣的說法,就像小時候課本裡的一篇課文--『謝天』﹙時代不同,不知道現在孩子還唸不唸這篇課文?﹚,因為對於大自然力量的敬畏,珍惜在天地間能有的安生立命,於是對於有形與無形的力量由衷感謝,便想藉由儀式去表達內心的惶恐與感恩。

 

只是,不明究理的盲從,讓慎終追遠變成後代子孫的包袱,崇敬轉化成恐懼,對於一個家族到底有什麼幫助?或是過度浪費社會資源,把單純的“謝天”搞成權力競爭,難道真當神祇只是靜看世間醜惡的精美雕刻?

 

20110227(005).jpg

 

刻意的人啊……究竟想表現的是最深層根本的內心,或是只想向人與神炫耀自己的權勢與荷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 ㄚ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