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為我兒是小氣鬼。

每天10元的零用錢、
兩包600元的壓歲錢、
外加我婆給的大紅包,
對了,
還有他亂丟差點害我們家小黑(掃地機器人)便秘的獎學金,
我兒的撲滿一直比我的荷包還要值錢!

雖然說好,
想要什麼玩具就自己存錢自己買,
但是我這個比孩子還愛買的媽,
除了中年級前還會帶著他們到百貨公司人擠人,
感受一下什麼叫做過年氣息,
順便選購自己朝思暮想的樂高;
生日、比賽、特賣外加買到忘記的存貨,
我這個媽媽堆到孩子面前的玩具,
多到孩子會說:「媽,你不要再買了。」

所以真要孩子花掉零花的機會,
大多是女兒自己想買的書、跟兒子走進書店想買的戰鬥陀螺。

那天,
就跟普天下的女人一樣,
除了愛問大男人母親跟內人掉進水裡要救誰,
問小男人有了女朋友還會不會愛媽媽;
之外,
我更愛問小男人,
「我現在買玩具給你,那你以後會不會買包包給我。」
且“包包”這個位置,會隨著心情跟電視廣告替換名詞。

結果我的小男人傳承了他爸爸非常務實外加不開支票的個性,
回答我:
車子太貴、
房子現在有了、
包包我買的你不會喜歡、
衣服你不是喜歡自己挑、
你又不喜歡化妝…….

打槍電視廣告推出的任何商品。

也是啦,
因為我常跟孩子說:
「我們對他們未來最大的幫助就是照顧好自己。」
所以我也只是逗著孩子玩而已(拭淚)。

只不過常看我往便利商店的捐款箱,
打開零錢包倒光我所有的銀角,
孩子卻常捏著我說好繳款後可以跟姊姊平分的零錢,
沒有跟著投過小額,
心裡雖然期待要是我的孩子主動捐錢的話我可能會幫他拉花炮,
但說好給孩子的金錢就是孩子的了,
我也只能依舊照著自己的捐款方式,
或是常跟孩子分享一些慈善機構的活動爾爾,
挖不挖撲滿,
那是孩子自己去學習觀察跟自己的作為,
我也就不大「循循善誘」。

那天拖著吸塵器一路吸到兒子像轟炸現場般的臥室,
在一張張的考卷下看到了一張小小的捐款單,
那是華山基金會送團圓飯給獨居老人的活動,
這小子捐了一餐。

我看到的當下差點拿出我的烏克麗麗外加直笛,
打算來場表揚音樂會,
一聽兒子說他每年都有買啊,
我更是差點含淚跳恰恰~

「常常在丟零錢給捐款箱的時候,
看你的反應,
馬麻以為你對捐款....
嗯...
沒有興趣。」我小心著措辭。
我兒說:
「因為你有捐了啊。」
我說那你怎麼會想買這個餐卷?
「那天老師給我們看影片,
看到很多老人都沒有人陪他們吃團圓飯,
也沒有錢買,
所以我覺得我應該要幫忙一下,
而且他們讓我想到家裡的阿嬤。」
「蛤?你覺得阿嬤都沒有吃飯喔?」
「不是啦,是因為阿嬤也很老。」
所以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好港動喔。

所以,
真的不要太用大人的標準跟思維,
去解讀孩子很多時候在腦袋瓜裡的小劇場,
他們的劇本大多不是我們認為的芭樂劇,
而不芭樂也不代表他們不在意。

所以我不該以為我兒子是小氣鬼的,
說不出以後要帶我去吃好吃的餐廳,
要帶我去環遊世界,
應該是有發現他媽媽每天都吃很飽,
而且到處趴趴走。

 

91250790_1299979603529979_284233226182983680_o.jpg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 ㄚ敏 的頭像
林 ㄚ敏

不良宅媽~ㄚ敏的部落格

林 ㄚ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