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的教養聲浪逐漸的劃做兩派,而且是極端的兩派。一派認為,孩子的寒毛連碰都不可以碰、罵也不可以罵,因為會傷到孩子的自尊心;另一派則認為,整個社會的亂源皆來自於零體罰的觀念,孩子打不得、罵不得,全給寵成了小屁孩,家法當然得重出江湖拿出來斬妖。

 

我是中間的游離份子,我沒辦法贊同任何一邊,因為根本朔源,這兩方想表達的其實根本就是一樣的;只是有太多的人聽著表面的耳語跟立場的皮毛,就大剌剌的解讀打與不打之間的衝突跟利弊,形成極端的兩派。

 

孩子做錯事本來就該罰,但是怎麼罰?罰站是罰、罰坐是罰、打斷水管跟熱熔膠條讓孩子躺進醫院也是罰!孩子做錯事本來就該罵,但是怎麼罵?沉著聲音把問題說出來是罵、氣到臉紅脖子粗的吼出問題是罵、但是三字經跟國罵全出來了也是罵!感覺到差別嗎?反對體罰不是罰都不能罰啊,但是我們到底是在解決問題還是想把孩子給解決了?

 

前陣子有本書說道,某宗教的教義建議父母要杖打孩子,我很驚訝承受過眾人『虐待』的神會說出這樣的話,所以詢問過很虔誠的教友,我得到很棒的解釋;他說,很多教義其實完全看你怎麼解釋,你可以片面的認為神叫你打孩子,也可以更近一步的想,這『杖打』的深沉含意代表的是教養堅定的德性跟準則。

 

管教孩子,何不也是如此?不該是「打與不打」兩派間一翻兩瞪眼的輸贏,而是該教、要教、跟應該怎麼教的深沉思考。

 

會有專家說出體罰不好,是因為我們的社會把體罰的原則扭曲了,完全給了不良教師跟失職父母免死金牌,只要是師長祭出的處罰孩子都得概括承受,不管合不合理;而開始出現反零體罰的聲音,也是因為我們看到太多人把「愛的教育」無限上剛跟誤解,認為管教跟拒絕會擊潰孩子的自尊心,於是察覺不到的「寵溺」逐漸把孩子變了形,變的目中無人、不受約束,於是又形成了另一種社會問題。

 

體罰不是成人發洩情緒的管道,更不是對孩子"往死裡打"的包裝紙;對孩子有所處罰,也不是"虐待孩子"的表現,重點在於你是不是「處理自己的情緒」 > 「矯正孩子的錯誤」;而零體罰更不是孩子教都不用教,罵都不行罵,而是應該想怎麼教、怎麼罵。

 

曾經有半年,我打孩子,因為我沒有其他的教養建議,而且從小到大得到的訊息就是『打=管教』,所以孩子打翻開水我打、顧著玩尿濕了褲子我打、推了弟弟一把我也打;那現在為什麼不打了?因為到最後我分辨不出來,我打孩子真的完全只針對孩子的錯誤,還是在排解自己的情緒?

 

那陣子孩子越來越畏縮,特別是看到我的時候;但是錯事一樣一犯再犯,而且永遠都在同一個地方。後來我才懂,原來孩子真的不知道為什麼被打,就算說的出來也是硬背的,硬背媽媽在動手時候給的叨念,希望背起來之後下次就不會被打,但這些文字跟錯誤的行為,年幼的他們沒有辦法互相連結,所以錯誤一犯再犯,媽媽也一打再打。

 

過了一陣子,孩子複製了我的做為去對待身邊的人,因為我告訴孩子打她是因為想教好她、因為我愛她,相當然,她就這樣去『愛』她身邊的人、就這樣去打她弟弟,然後在我每次制止跟大罵的時候帶著強烈的疑惑看向我;我開始想,如果將來她就這樣成了用強烈情緒解決問題的人,如果以後她就這樣對待老年的我,更擔心的是,如果以後她就這樣找到一個『愛』她的人,這些,是我想要的結果嗎?

 

半年的打罵,我花了一整年檢討我自己、改變我自己,才矯正了孩子動不動就打人的舉動;試想如果整個童年都在打罵中度過,親子關係會陷入多大的矛盾?想要矯正行為也一定更加的困難,付出的社會成本也可能是報紙上每天的頭條新聞。所以~~我.再.也.不.打.孩.子.了。

 

但是不可否認,那陣子的撞牆期真的很累人,習慣用「打」教孩子之後,要我忽然跟孩子講道理,真的完全找不到方向,我四處找尋不講屁話的教養書,一直到走進紐約瘋媽的部落格:

我堅決不打孩子我尊重他們也教他們尊重我 ●●● 不打 ~ 並不表示 放縱 ●●●~有自信 ~ 並不代表 驕傲

 

有人說:「我們還不是被打出來的,看看我們這一代多長進!」,我認同,但是當時我們有著善良的同儕跟髒的不算徹底的社會,而且父母祭出家法通常是我們真的搞的太過份,插鞭炮在大便裡、偷看隔壁姊姊洗澡(我講的當然是臭男生)、或是偷拿了家人錢包裏的零錢……回頭想想,這些也許不算大事卻都是影響人格的重要小事,所以被打;但是他們打,是因為除了『打』沒有別的教養選擇,所以父母『打』是正常的;再想想,當時的我們除了家以外,沒有其他的場合可以廝混,就算被打了,我們還是留在家裡,於是當我們晚上就寢的時候才有機會偷瞄到父母心疼的眼淚,也藉著這樣的心疼彌補了親子間的破裂。

 

但是現在不管是專家或是文筆憾人的媽媽,都藉由研究跟經驗提供我們管教上的建議跟教養上的多樣性,那為什麼我們還是要認為「非打不可」呢?『打』很方便,因為思考跟溝通有時候比動手更花時間跟力氣,所以認為『打』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但這樣的思維,是真的覺得對孩子好還是其實只為了自己好?有的時候認為孩子講不聽,但是真的講不聽還是我們根本沒想過他們聽不懂?

 

也別把「零体罰」這個名詞過度解釋了,它不是讓孩子不受挫折、也不是對孩子不再管教、更不是不讓孩子面對錯誤,而是讓孩子更懂得保護自己的身體。

 

面對教養,現代父母親真的比較辛苦,因為環境變遷的速度過快,四面而來的聲音也更多,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學習,而且必須要不排斥學習才能抓緊「對」的立場;所以不只孩子需要管教,有時候父母親該自我成長的,比孩子多更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 ㄚ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