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經過了在幾年前接送孩子時一定會經過的小公園,
看到老舊的遊樂設施被更新了。
很一般又塑化感的溜滑梯雖然沒什麼新鮮感,
但在陽光下嶄新的光澤還是吸引了我的注意。
算著宅姊姊今年的年級數字,
等於我們離開這個公園的時間長短;
一個念頭轉著~
晚點接了孩子來這走走吧。
孩子上了車,
我刻意不撿每天走的大馬路,
轉而走過宅姊姊以前唸幼兒園時的那條小路,
「要不要留在公園玩玩?」我把車子停在路邊問著孩子,
沒想到車裡的宅孩子居然一陣靜默,
我以為,
我會聽到5、6年前那般的雀躍,
接著宅姊姊說:
「可是我們長大了耶。」
「所以?不想玩?」我問,「那就回家囉?」
不過最後我還是把車子轉進旁邊的停車位,
對孩子說:「你們沒有長得多大,想玩還是可以。」
不知道已經多久沒有了,
沒有了那些,
我們以為不會有變化的日常。
在那些日常裡,
孩子跟我會在幼兒園一天的課程結束後,
用公園遊樂場或是社區的健力架做銜接,
冬天,總被靜電電的哇哇叫;
夏天,又被蚊子咬的想發火⋯⋯
曾經以為這ㄧ些,
會永遠塞滿當媽媽的行程;
曾經以為孩子的成長,
永遠會是切碎我們時間的元兇;
曾經以為孩子長大很慢,
而我們的等待會很久很久⋯⋯
曾經的曾經,
都成了孩子長大後,
腳下的影子。
很開心今天自己的腦袋突然短路,
主動想帶孩子到公園泡個半個小時;
很開心今天自己沒有用工作做藉口,
急著帶孩子回家結果自己又泡進韓劇裡;
很突然的發現,
少了這半個小時,
工作也不會有多驚人的拖欠;
很感動的發覺,
多給自己跟孩子半個小時,
原來以為已經遠離的那些美好,
會加倍的回到身邊。
跟孩子說:
「以後每個星期二我們都來公園玩吧!」
原本跟公園裡的幼兒刻意帶點距離的兩個小彆扭,
開心的笑開了,
一個說下次繼續吊單槓,
一個說還要再來溜滑梯。
我們真的忙嗎?
是忙工作還是忙著推開孩子?
我們真的沒時間嗎?
是把時間都給了發懶?還是給了網路?
孩子長大,原來真的很快,
快到我們都來不及催化,
他們就不需要我們陪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