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餐早早的用完了,台傭媽媽我想到拖了一半的地,便上樓加班去了,還在清洗抹布的時候,忽然聽到硬物撞擊水泥板的聲響,我馬上停下水聲聽著樓下傳來的聲音,大概5秒鐘的安靜片刻,接著就傳出林小威的哭聲。
哭聲若是隨即伴著撞擊聲出現,通常殺傷力不會太大,但是兩者相距的時間越長,越表示隨之而來的傷害越大。就因為這5秒的空檔,我馬上丟下手裡的抹布往樓下狂奔,看到把拔抱著林小威一邊安慰一邊訓斥,我則略過林小威的一把鼻涕跟一把眼淚,母性天生搜尋力一眼就看到孩子頭髮覆蓋下,左額頭異常的腫大。
原來是玩太HIGH,姊弟兩個人駕著破爛三輪車在家裡超速飆車,超速不講,林小威還把頭手伸出窗外觀察輪胎的轉速,他們老媽明明就有給速限、還一再而提面命要遵守交通規則。結果一個急轉彎,林小威便把自己原本就很"摳"的額頭很狠的撞到實木門框,大頭外加速度,還有我人在二樓就聽得到的撞擊聲,想想那力道會有多可怕,那額頭腫的跟顆草莓大福差不多啊…
看到那顆大的超乎常理的”腫包”,台傭媽媽跟長工爸爸嚇的差點屁滾尿流~~~挖出腦袋能有的應變措施,外加網路狂搜小兒撞傷的注意事項,就怕他有著外在看不出來的傷害;期間不但不敢讓他進食,還每隔半個小時就問他想不想吐…問到我跟把拔自己都快吐了…
塗抹奶油(或馬油)是我當媽之後知道的消腫小撇步,外加冰敷了兩個小時才讓林小威額頭的大包消了2/3,不然整個人真像是另外長了一顆腦袋的外星生物,另外又怕他有昏迷的情況,所以前前後後拖了快3個小時才敢讓他就寢;昨天夜裡觀察了一夜,還故意叫醒他跟我清醒對話,看來是都還在"正常"範圍內,不過仍未脫離”高風險”期,等會兒起床要讓他貼上退熱貼繼續降溫消腫。
初步處理完小的,轉頭處理大的;姊姊知道自己的超速傷到了弟弟,又加上我下樓拿奶油的時候對著靠過來的她嚴厲又低沉的說了句:「下次在家裡騎車不可以這麼快。」,這小姑娘便躲在樓下紅著眼框垂淚。喚她上樓後,緊緊抱著她也慎重的告誡她:「我會訂下很多規則,是因為規則會保護你們安全,這一次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而且看弟弟受傷你也很難過,所以馬麻不是責怪你,但我必須很認真的告訴你,在家裡騎車可以,但速度一定要慢,而且要注意的自己跟旁人的安全,不然下次受傷的也可能會是你。」
唉,兒子啊~~前一晚點滴才脫落任由著"放血",現在頭又給我撞上一個大包,把拔說:「該不會這小子知道,好不容易盼到這個星期我們總算可以出遊過夜,所以現在”故意”搞出包吧」;我說:「那他也算貼心,分散著出狀況,總比突如其來又緊急的往”台大度假村”跑來的好。」。
當人生的選擇性少的可憐時,也只能安慰自己,至少還有的選擇啊~~~
這是持續冰敷兩個小時後的模樣,可以想像兩個小時前有多可怕嗎
搜到的一些有用資訊,希望有孩子的人都可以備而不用:
每一個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總難免會發生頭部碰撞的狀況,雖然大部分的撞擊是輕微的,但也可在看似輕微撞擊下發生腦部受傷的情形,因此家長如何分辨在何種情形下應儘速就醫是十分重要的。在發生撞擊之後,局部的疼痛是難免的,輕微的擦撞小孩啼哭的時間大部分不會超過10分鐘,通常在家長的安撫之後即可恢復正常的活動。
頭部發生撞擊後,處理原則如下:
1.局部有外傷者,可在家中先予以清水清潔傷口,以乾淨的紗布先行止
血,儘速送至醫院由醫師評估是否合併有骨折。若傷口過大時,亦須 縫合。必 須遵照 醫師指示做適當之處理及追蹤。
2. 局部有血腫,但無傷口者在受傷後的48小時內儘速局部冰敷,以減少腫痛,過2天後可使用熱敷加速血腫的吸收。
3.若在撞擊的當時就有昏迷的狀況發生,須儘量小心移動患童(尤其有
可能合併頸椎受傷之患童,切勿隨意搬動)最好由救護車送至醫院,若患童已發生生命徵象不穩時應立即施行人工心肺甦醒術。
4. 頭部有外傷的患童,於處理傷口後盡可能躺臥休息,頭部墊高。並有人在旁密切觀察48小時。
5. 外觀若無受傷,仍應注意觀察7天,看看有無下列情況,若於7天內有下列情況之一,應即時送醫檢查看是否傷及腦部:
(1) 頭痛(嬰兒有不明原因哭鬧)。
(2) 持續的嘔吐。
(3) 呼吸不規則或持續發燒。
(4) 意識不清楚,在平日清醒的時間內嗜睡或睡眠中叫不醒(在發生撞傷的第一個晚上可叫醒一~二次)。
(5) 肢體逐漸無力。
(6) 抽筋。
(7) 嬰兒有日落眼、前囟門凸出、眼球震顫。
(出處:http://www.tai-an.com.tw/channel/channel1_02.asp?eid=15 楊敏子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