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
真的很久,
因為那是姊的少女時代。
那時候的自己開始有了接觸保養品的機會,
所以三不五時的,
就算只不過進屈臣氏買串面紙,
都會走到化妝品櫃台摸摸玻璃櫃,
修修眉毛,
買買很裝大人的有色護唇膏。
當時要到遠地念書的我(結果之後嫁更遠),
跟著朋友去補給想要的保養品,
聊到了我們要離開家鄉念書的城市時,
櫃姐跟我們說,
她的老家,更遠;
還說到,
在家裡除了自己的公婆,
還有個三歲的孩子。
從小就被媽媽丟下的我問她,
想不想孩子,
我還記得她的表情很驕傲的、很冷淡地說:「不想。」
聽到這樣的回答,
我心裡那個倚著門邊等媽媽的小女孩垂下了眼,
試探著問:「那孩子呢?他不會想你嗎?」
「不會啊,
我都三個多月半年回去一次,
我要走的時候他也不會找我啊。」
「那你不怕他之後就不認⋯⋯⋯識你了嗎?
不會擔心他跟你的感情就這樣不好了?」
那位姐姐直直地看著我說:
「我不怕耶,
因為我知道只要我錢賺得夠多,
我就不信孩子以後敢不理我;
姐姐跟你們說,
孩子都是很現實的,
只要誰買禮物給他喔,
他們就愛誰,
所以我就是要拼命賺錢,
要是我錢賺得夠多,
我就不信孩子會不理我。」
那時候的我想著,
到底是大人想錯了孩子的想望,
還是孩子接收錯了大人的期待?
倘若金錢是真的可以替換陪伴,
那老天又何必給我們每個人一雙父母的愛?
倘若用錢就可以買到孩子的愛,
那又怎麼能責怪孩子用現實的方式對待父母的晚年?
愛不是等價交換。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