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時的某一個購物日,

裝了一籃想要敗的商品後,

等在結帳櫃檯時,

餘光瞥見了一個才剛學會走路的可愛小女娃,

咿咿呀呀的指著、摸著架子上的商品,

像是要旁邊的媽媽一起開心她的發現。

 

我不禁笑開了嘴角,

等著看到媽媽給這個可愛小女娃什麼樣的互動,

卻不想,

只等到媽媽一巴掌一巴掌的打在女娃小小的手背,

力道之大,卻連續了好幾下,

直到小女娃哭了,

媽媽的嘴裡還嚷著:「再摸啊!妳再摸啊!」

 

當下我愣了,想著:「為什麼要打她?」

 

這可愛的小女娃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她是想讓媽媽看到她小小世界裡第一次發現的彩度吧?

是想讓媽媽也一起分享她的高度所看到的警喜,

又或是好希望媽媽可以輕聲地、用著一樣的牙牙之語,

跟她解釋這世界的一切。

 

而媽媽,

或許有著教養跟社會期望的壓力,

很擔心旁人覺得自己放縱孩子瞎摸,

很擔心孩子碰壞了店家的商品,

所以很想讓所有的外人都覺得他有在教小孩,

一個才剛學會走路、連路都走不穩的小小孩。

 

那,

為什麼不一開始就抱著孩子,

或是牽著孩子?

別讓小小的學步娃,

把商家當然日後理所當然的遊戲場?

 

卻是用打罵去阻斷孩子最一開始,

努力想做出來的,

對這世界的了解,

跟對大人的溝通?

 

很後來了,

我在我家孩子的運動會看到帶著小弟妹等兄姊放學的媽媽們,

三三兩兩聚在操場邊的樹下聊天,

那個小男孩約莫小班的年紀吧,

撿著樹下的落葉跟小石頭,

跟著同齡的玩伴在討論樹葉的顏色,

還有石頭的形狀像什麼。

 

我這個小孩控的怪阿桑觀察著,

小男孩像發現寶石一樣的,

握著一顆石頭跑向媽媽,

就像我家孩子小時候一樣,

我們總隨身帶著好多封口袋,

一起發現草皮上的小驚喜,

撿滿一包又一包的落葉跟石頭,

回家做貼畫跟拿著畫筆在石頭上塗鴉。

 

小男孩不停「媽媽、媽媽」的叫著,

女人沒有理會他,

只是顧著大聲續聊著我從一開頭,

就被動的聽了10分鐘的話題,

像是隔壁親戚家死了誰、

老公、婆婆是怎樣的不識相,

姑嫂又是怎樣的對不起自己......

小男孩喚了不下10聲,

最後伸手扯了媽媽的衣角,

這時媽媽才一回頭,

就用力的拍落了他手上的石頭,

大聲嚷著「髒得要死,每次都亂撿地上的東西!」

 

本來跟他一起開心的小女孩嚇了好大一跳,

連忙把自己手裡的落葉也丟了,

躲回自己媽媽身邊。

 

我其實很訝異,

因為好多育兒的知識跟提醒到了現在,

我以為已經是老掉牙了。

結果還是不斷地看到出乎我預料外的親子互動;

本來我一直納悶著,

怎麼育兒書籍無論過了10年20年,

依舊是佔據書店排行榜的前10名,

原來,

需要被提醒的照顧者依舊太多。

 

小男孩賭氣著直接走遠,

媽媽大罵著:「我就把你丟在這裡就,你不要回去了!」

再大聲數落給剛剛一起聊天的媽媽:

「你不知道,這小子真的很壞!講不聽!每次到外面就是亂跑亂撿東西!」

接著大步走近孩子一把抓起來,

就是一巴掌的往屁股去。

 

我看到小男孩倔著的眼框,

紅著眼睛噘著嘴,

就是不讓眼淚滴下來。

 

溝通,一開始就被阻斷了。

 

messageImage_163115508816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 ㄚ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