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青少年的溝通,我變得超級易怒。
因為青少年雖不會言語忤逆、不會摔門、踢桌…
(我絕對不是在說我青少年的時候喔!)
但她總能在我說不到兩句的時候眼神放空,
又或是在我否絕了她的要求下翻白眼。
有時候我想想,
是不是我家青少年在幼時太過乖巧、過度壓抑自己的情緒,
所以現在不過是情緒大反撲的前戲爾爾。
而現下的我又該怎麼消化?
後來我發現,
現下我該開始學習的,
該是要懂得什麼叫做停止。
停止她白眼時驟升的怒氣;
特別是,
停止她放空時叨念的灌注。
突然發覺,
我家的青少年似乎就像我愛喝的拿鐵咖啡,
放空、甚至膨脹的情緒就像虛張聲勢的泡沫,
即便已經滿到了杯緣,
真正的咖啡可能都還不到半杯的容積。
而孩子就沈在滿滿的泡沫之下。
一旦我們強要大角度的飲喝咖啡,
那層泡沫,
一定綴著我們滿嘴。
既然我們不會往滿杯的拿鐵再倒咖啡,
那往已經情緒滿注的孩子繼續叨念,
何必?
停止,
然後等待,
似乎是面對青少年最佳的選擇之一。
停止,
別讓我們跟孩子被情緒隔出越來越大的距離,
我指心靈上的距離。
然後。
等著,
拿鐵融成了順口的牛奶咖啡,
等著,
泡沫消融成續杯的空間,
等著,
咖啡的味道搶到了泡沫之前。
最後可能沒了炫目的拉花去成就親職的假象美感,
但至少,
孩子會願意跟我們一起喝杯咖啡,
再好好的聊聊天。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