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還小的時候,
除了自己強大的購買力,
我還一直很喜歡接收朋友們的二手衣。
我喜歡那些衣服被照顧過的觸感,
也許有些污漬,
也許有些細微的毛球,
但是那是衣物在朋友的心肝寶貝成長過程中,
被注入愛以及期望的手感。
所以每次只要有朋友詢問或是直接給予,
我總是拉著孩子開箱,
一件一件的比試,
然後一邊帶領著孩子感謝,
謝謝我們被朋友這樣記著,
謝謝他們願意把曾有過的溫暖傳遞給我們。
所以,
我也養成了喜歡把孩子穿不下的衣物再轉二手給朋友,
有時甚至是三手;
而對於願意接受的朋友,
我依舊感謝,
謝謝願意接收我家孩子二手、甚至三手的衣物,
畢竟那是一種願意珍惜資源的心情,
也是一種自己 野人獻曝 的開心。
不過我總是小心翼翼的把堪穿的衣物分類,
擔心自己太過盲目地喜好,
少注意到了真心喜愛卻早該淘汰的,
塞進了要寄出的箱子裡。
因為我曾經收過一袋衣物,
是朋友說要給我家孩子的,
她說孩子都長得快,
要我別買貼腿褲或是內搭的衣物,
她要回家整理一些給我。
想著孩子衣物的更替確實挺快,
便等著她打算給我家孩子的二手衣物;
那天拿到的時候我開心的一直說著謝謝,
等到回家想拿出來清洗的時候,
才發現三件貼腿褲有兩件的膝蓋是破的,
內搭衣的領口全都是垮到可以露肩的,
好幾條有著黃漬跟霉斑的手巾,
還有一頂繡著名字,
競選時候戴著喊「凍蒜」用的帽子……
下一次見面,
她問我那些衣服孩子喜歡嗎?能穿嗎?
其實我真的有想過,
她是不是把要丟了的衣服跟要給的衣服拿反了,
所以我笑笑地說:
「衣服是孩子的尺寸……但裡面還有個大人的帽子耶……」
幾句的閒聊發現她還真沒拿錯,
然後聽著她說:
「我想說那個帽子好好的啊,
就順便給你了;
而且那些衣服我女兒很喜歡耶,
好幾年前要給還不願意,
今年才拿出來,
我還特地挑過才給你…」
我實在不知道那位朋友到底哪裡來的靈感,
認為自己給的那一袋衣物,
像是到了米蘭看秀帶回來的精品,
還嚷著要再翻一些衣服給我家孩子。
聽不下她充滿著要我感恩的語氣,
但是我仍舊忍下翻白眼的衝動,
正向、卻勉強的去轉化她的自以為善,
畢竟,認識;而且,無過節。
我寧願讓這段關係結束在善意,
不過未來也就保持更遠的距離了。
看著她真打算再打包一袋給我家孩子,
我真心回應她:
「謝謝你一直想到我家孩子,
也謝謝你給的衣服。
我家孩子很幸福,
很多朋友都對我家孩子很好,
給了很多二手衣物了,
所以目前衣櫥有點爆,
你不用再拿給我了。」
其實,
我真的差那麼一點點,
就要直接又沒腦地說:
「你不要再拿衣服給我們了,
因為我要跟修補衣服的阿桑約時間,
又要去買除毛球機,
可能沒時間再處理下一袋了。」
回家之後,
我把那些衣物全丟進了垃圾桶,
因為我連把它們放進二手衣回收箱都覺得罪過。
善意,很多時候是需要自省跟責任感的。
給了對方不需要但自己割愛的,
還能被解讀成不體貼的善意。
但把自己都不要的、殘破的,
當成天大的恩惠給了人,
安慰的其實只有自己自以為善的愚鈍,
也凸顯了自己根本一點都不善的真實。
#想當然爾#我也不善
#否則怎能除了感謝還有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