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念著貴族幼兒園,
媽媽跟外婆的身上常是大品牌最新的當季商品,
一家子都帶點嬌氣,但不至於讓人討厭。
而每次的中餐,
小女孩的媽媽都會留著便當裡的雞腿,
要不就是刻意加訂或是特地外出帶支麥當當的棒棒腿,
然後在冰箱備著鮮奶等著小公主回家,
所以這小公主如果當天放學沒有看到這樣的準備,
會很不開心。
跟媽媽還有外婆一樣,
小女孩身上的童裝也都是百貨公司當季最新的行頭,
不過就價格上來說,
小女孩整身的裝備還是比不過外婆的一條披肩,
所以常常聽到外婆會跟小女孩說:
「等我死了,這些衣服全部都給妳。」
外婆是真的很疼小女孩的。
那天,轉涼了,
外婆身上的外套好看極了,
小女孩撫著外婆的袖子,問:
「外婆你什麼時候才要死掉?」
配著一整室的倒抽涼氣聲,
小女孩提搞了聲量:
「妳不是說衣服都要給我,
妳什麼時候要死掉啦!」
媽媽很難得的擰了小女孩的臉頰,
一邊拖著小女孩急著轉進另一個空間,
小女孩生氣著被擰得莫名,一邊嚷著:
「是外婆說她死掉了要把所有的衣服都給我的!」
常常,我們都很忌諱跟孩子討論生老病死;
常常,我們卻又喜歡動不動就在孩子面前要死要活的。
其實死亡,
一直是很難跟孩子討論的議題,
總覺得一旦談開了,
死神的鐮刀就會桶進自己或是愛的人的心窩;
但卻又很奇怪的常把死字掛在嘴邊,
像是我常聽到:
我會被你們氣死、
要是我被氣死了你們最高興、
你們是不是巴不得我氣死好換個新媽媽……
諸如此類,族繁不及備載。
其實不過是氣話,
只不過攸關生死的字眼對於越小的孩子來說,
理解越是模糊;
但是當他們逐漸知曉死亡原來跟某個人會消失是有連結性的,
那種消失跟不安感,
便會深深的刻在孩子的心理。
常常我們沒辦法跟孩子解釋生與死,
卻又總想用盡一切方法去知道自己在孩子心中的重量,
而死亡威脅…便是最好用的。
像是:「反正你們翅膀硬了,不需要我了,我去死了算了!」
但其實我們在當了爸媽之後,
全都貪生怕死;
就怕看不到孩子畢業、就怕陪不了孩子走紅毯、就怕抱不到小小的孫兒;
但卻又好喜歡死給孩子看、死給孩子聽。
不過就是想刷存在感吧?
沒有信心的我們就算當了家長,
也還是沒有信心自己可以無條件的被愛著,
所以從孩子小的時候的小小情緒,
到孩子大了之後的大大勒索,
死,總掛在嘴邊。
就像那個老說「等我死了之後衣服都要給你」的那個外婆,
紅著眼眶,在她聽到小女孩問她什麼時候要死?
才知道自己哪是單純想把東西留給心愛的小外孫,
更想聽到的是小女孩會抱著她,哭著說:
「不,外婆,我不准您說這樣的話,我才不要那些衣服,我要要您長命百歲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請配樂!)
小女孩跟著媽媽要回家的時候,
確實是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
因為她被媽媽一再責難,
只想詛咒外婆快快死。
突然很慌張地問了身邊的孩子,
「媽媽沒有常常說甚麼死不死的吧?」
跟孩子討論的結果是,
我最多會說:「就算被你們氣得半死,我還是好愛你們。」
我對著孩子說:
「其實我們只要活著,
都不會知道死亡是哪一天,
無論之前還是以後,
我們說不定會在哪一次的離去前吵了一架,
說了不好聽的話,
而後媽媽卻死掉了,
但你們要一直記得我們相愛的日子,
死亡的存在只是生命的必須現象,
絕不會是因為你們說了什麼話。」
孩子其實很不喜歡我說到這樣的話題,
因為他們開始害怕失去,
這是好的,
因為只有害怕失去才會懂得真正的珍惜;
但,
我還是想讓孩子知道,
即便之後相處時間只會越來越少、
即便為了追夢而與我的所在越來越遠,
但是
”如果有天我死了,記得不是你的錯”,
而我人生可以這樣的圓滿,
正是因為我的孩子是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