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轉學到新的學校一年了。
回想起自己當初的決定,
還是覺得自己很勇敢,
居然讓孩子在高年級的階段轉學。
而我更謝謝孩子的勇敢,
隨著我的決定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
讓自己找回了原來的自己。
這一年,
我的孩子讓新學校照顧的極好,
孩子在新的學校展現了孩子該有的樣子,
我們之間也沒有讓人棘手的「學校」問題,
去磨耗親子間的信任跟親密。
但是即使現在,
其實都還有人很訝異我們的決定,
怎麼敢?
即使現在也還有人認為我們自找麻煩,
離開學校不就表示是自己孩子的問題。
可能我真的很反骨,
在我從小聽多了「怎麼辦」、「不可能」、「沒辦法」⋯⋯
我變得很討厭把問題擺著不動,
很討厭用沒辦法跟不可能去面對現狀。
一年前有人勸我,
都高年級了不要讓孩子轉學,
我很疑惑的問⋯為什麼高年級不能轉學?
有人擔心孩子會被新同學霸凌,
我很訝異⋯所以被老師霸凌就沒關係?
有人說換個老師就沒問題了,
重點是我太懂我的孩子,
任何老師我家孩子都能迂迴應對,
只是迂迴到最後她們就再也不是原來的樣子。
也有人說轉學我們不就輸了?
我的天啊⋯孩子是不能拿來當賭注的啊!
那為什麼我們不該轉學?
後來我懂了⋯⋯
其實不是孩子而是身為大人的我們,
根本沒有承擔後果的膽量。
倘若孩子跟自己離開了當下的舒適圈,
不⋯那是不舒適但習慣的生活圈而已,
但只要離開了,
迎面而來的陌生感會擊垮我們自以爲很努力生活的假象,
後續延伸的問題會讓我們抓不到藉口當浮木,
因為沒有舊環境的因素可以怪罪了、
真實的懦弱顯現了,
我們就騙不了自己也說服不了別人~~
一直以來的無能為力都是偽裝,
都是自己跨不出習慣的人生
是自己背負不了改變的壓力,
卻又莫名的認為自己該對旁人有所交代,
即便那些人只不過是嘴巴像海一樣寬的人。
人生的任何決定跟方向,
其實最後無論結了果還是斬了腰,
都是自己種下的種子;
但生命的樹一旦歪了、爛了、長蟲了,
該裁、該挖甚至極度辛苦的重新再種一盆,
都該被好好考慮;
即使碰上土石流,
漂流木都可以成為藝術;
重點是我們還記不記得自己是一顆什麼樣的樹?
我們到底是為了什麼發芽又為了什麼茁壯?
而孩子,
一直都是暫時棲身的築巢之鳥而已,
只是在她們還賴在我們身上之時,
我們就該為他們變得強壯,
只要我們堅定而且平穩,
無論是什麼樣的問題跟環境,
這窩的鳥就能好好長大,
好好飛翔。
所以我不喜歡說自己都是因為孩子才做什麼決定,
孩子確實是我們努力生活的原因,
但不是用來成為自己不敢改變的藉口。
樹之為樹,不是因為上面住了什麼鳥;
反而樹的堅強才能決定,
棲在上面的會是小巧可愛的雲雀、
或是古靈精怪的貓頭鷹。
倘若我們像顆楊柳搖擺不定、
這鳥兒不是及早的想脫離柳樹,
要不就是被柳絮也搞的精神衰落。
所有的一切,
我們都必須先勇敢,
孩子才能更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