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參與了七月底的返校日之際,我順便幫孩子辦了轉學~
這兩年間,從單純老師的不適任,帶出了一連串學校對待帶孩子的問題點。
只是這期間我加入了學校的志工團,也加入了家長會的團體,發現身邊這一群付出心力的家長們,各個都是不求所得的付出(不是美言,是真的!),所以讓我想要去相信這樣的環境必定帶來美好的磁場。
而且兩個孩子開心的笑臉,更讓我想要繼續相信也繼續努力,畢竟可以營造這種笑臉的環境,背後的推手也一定愛著孩子。
只是奇怪的是,女兒跟我閒聊的班級話題越來越少,有關學校的事物也總缺乏興致的去提及,甚至會用帶著”失憶”的方式回應我的詢問;但是每回我到學校的故事跟志工時間裡,遇到那些早跟女兒同窗3、4年的孩子,笑臉沒有變、招呼沒有變、熱力也沒有變,只是學校對這些孩子的聲音卻開始越來越負面。
女兒有一次不經意的憤怒,讓我發現她們是全校會在朝會時間被校長特意點名”被罵”的班級。
孩子的某次夜驚讓我發現了,班級的氣氛居然形成了男女生壁壘分明的對抗,即便男女生比例早就失衡的偏重成20:5。
而她跟朋友的某次衝突裡,居然帶出了案外案,這些不到10歲的孩子不知道是遇到怎麼樣的對待,居然會對可以當自己父母的師長敵意如此之深,紙條裡充滿對老師的謾罵。
也在某次的受傷中讓我發現孩子的抗拒,原來已經好幾次了,在要進保健室之前沒有先吃上一頓排頭是上不了藥的。
還有發生在孩子身上,讓我幾乎崩潰的傷害~ http://linsumin.pixnet.net/blog/post/115003685
原來,學校對委員與志工和善的一面,並不見得會延伸到孩子的那一邊。
第一次跟孩子提到轉學時,女兒紅著眼眶說不要,我抱著她說:「你不要,媽媽就繼續跟學校溝通還有努力。」
又一次提到轉學,是因為我開始感覺到女兒的”雙面”,她在家裡依舊是我那個貼心又多感的女兒,可是老師傳達的訊息,卻是她已經”變壞”,已經”跟著搗亂”;更甚至有了對老師不禮貌的那一段過程( http://linsumin.pixnet.net/blog/post/115309756 ),雖然這裡面又另外有著故事…
但是孩子還是說他不想轉學,而其實身為媽媽的我,其實也躊躇的很…
只是那天,女兒很開心的跑來問我:「馬麻你猜~今天我在美術教室裡的作品畫了一種動物,你猜是什麼?」
我直覺得回答:「大象?還是貓頭鷹?」
女兒回答我:「馬麻你比較喜歡大象嗎?你不是也喜歡貓頭鷹?」
我說:「都很喜歡啊~」
女兒說:「我畫貓頭鷹喔,因為你很喜歡,我才畫的。」,我當下一怔,因為我喜歡?
其實女兒越大我越發現,她真的是一個很愛我的孩子,很在乎我的感受,很在乎我的想法,所以關於轉學,她會不會也是讀出了我的害怕跟躊躇,所以她也跟著我一起害怕跟躊躇?
前日子,埋首整理著要轉送的二手書,那則老掉牙的”孟母三遷”讓我震懾,自己的思路回到最根本的原點,既然這個學校給不了我們家長安心、給不了孩子安全、也培養(或是正在破壞)不了孩子的好品性,那我們硬要把孩子留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有朋友不贊成我幫孩子轉學的念頭,多半是想到這娃對學校的熟悉度已有4年,再兩年就畢業了;也對我提過孩子在面對新學校的適應能力,有辦法挺過中年級升高年級的門檻嗎?更有聲音直指,根本是我這個媽媽不開心被校方”漠視”,因為安排了不順我意的導師而讓孩子轉學……點點點
其實關於熟悉度,我是想著,人不可能一直待在舒適圈,何況隨著孩子年齡越大面對的變遷本來就越多;再者,如果中年級升高年級正是一個重新適應的門檻,那麼轉換新環境,也許正是時候。
又說,是老師的名單安排讓我不悅?我只能說,或許只有駱駝本身才能體會那最後一根稻草的重量有多重……何況一旦人心裡有了既定的答案,我有何必費力解釋?只能說,如果可以,沒有人會想要孩子”轉學”……
找了一個下午,跟孩子聊了我決定要他們轉學的想法,篤定、又誠懇的,結果兩個孩子居然看著我說:「好啊,新學校應該也不錯。」
我對著他們說:
「舊的學校,把拔跟馬麻已經沒辦法相信他們會好照顧你們,但不代表他是一所不好的學校,你們畢竟在這裡也得到很多快樂,還有好朋友,對吧?只能說,可能不太適合我們,所以我們離開。」
「不過就算離開了,曾經是朋友的一樣是朋友喔,你們只是唸了不同的學校而已。」
「而新的學校,有新的環境也會有新的朋友,一定會有很多很棒的事情等的我們……但也可能有你們需要學習的新東西,甚至會不會遇到不順心的事……不過你們只要記得,不管是什麼事情或地方,只要好事比壞事多…就都值得開心值得期待,而且無論遇到任何事,把拔跟馬麻都會陪著你們的,所以放心,我們一起加油。」
對!把拔跟馬麻都會陪著你們,所以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