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其實不大懂,
自己的外公為什麼總喜歡收藏很多很多…外婆想要丟掉的東西。
像是一家子沒在用的掛號證,
勞保還是學費註冊的收據,
壞掉的收音機或是音樂盒,
還是,
我媽媽根本用不到的健保卡…
等到長大了才慢慢懂得,
那種存放是一種捨不得,
捨不得曾經被依戀,被依靠,被需要…
但是再也回不來的時光。
孩子的奶奶也不愛丟東西,
在我蠶食鯨吞這屋子的空間前,
裡面擺的大多是除了配合著灶,
就很少會在用到的器具。
而這幾年的互動也讓我知道了,
那是希望惜物可以帶來惜福。
也是一種
留著,才不會忘記的過往。
那天孩子問我這大大的竹篩是做什麼用的,
我說
在以前,女人是很辛苦的,
想得到的食品都是自己手工做來的,
這竹篩就是用來揉粿跟篩湯圓用的。
『那現在用不到了耶。』孩子說。
『對啊』我回答,『不過,我們來把它變得不一樣好不好?用我們的創意來把阿嬤的回憶,留下來。』
於是花了兩個下午,
我們讓這再也起不了作用的竹篩,
滋長了新的生命還有回憶~
屬於
我跟孩子的回憶。
很多東西的存留,
不是因為它還存在多少功能,
而是關於人生,
它能幫我們記得多少。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