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就是蓋在阿公阿嬤那一輩耕作的農地上,原來用來耕種面積略嫌不足的農地,用來興建房舍,住屋的面寬跟屋深確實是蠻驚人的。鄉下房子最大的好處,就是房子大、空間多、而且採光大多都很好,不過也因為是一般農家,生活樸實又簡單,所以建材、佈置、擺設大多空曠,事事講求夠用就好,更別說任何木作裝潢,如果真要說,最大的裝潢應該就屬油漆了。
結婚之後,當我把全部家當從台北的單身宿舍搬回這裡時,這屋子才開始有些不一樣的東西。接著經歷了孩子的出現、生活軌跡的鋪設,逐漸我們有了屬於這個小家子的起居空間。
這裡的擺設,我花了好幾年慢慢的建構,因為我不是專業的室內設計師,當然就沒有工期壓力,但是咧,也找不到時間好好「施工」。所以我都是在腦海裡一步步的劃下藍圖後,才在任何可能或是可以的情況下蒐集好符合心裡味道的飾品。不過這種沒有時間壓力的搜刮跟購物,大多可以省下因為限時跟期待的壓力下所產生的「不得已」,例如:明明要天藍色的窗簾卻只能買紫藍色的、遇到了想要的夜燈卻只有大品牌的高價品……避免掉了「不得已」,反而還能常常遇到特價品……就像樓梯間的壁貼,就是兩組組合而成的,價格卻只要150元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