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總想著要走一趟偏鄉,
想要去看看那些在資源匱乏的學校裡,
笑容依舊亮眼燦爛如朝陽的孩子。
前幾年我甚至的想要再去修些學分,
補足我不夠的大學學歷,
然後輕裝便旅到偏鄉的學校就任,
擔任可以愛著她們的級任或是代課老師。
但是想想也真的就只是想想,
因為我是我孩子的母親,
我放不下自己被牽掛著的心,
專心去愛這些我也想要愛著的孩子,
所以我只能捐款小額去贊助這些孩子們寒暑假的餐飲或是想要舉辦的活動。
而關於偏鄉小學,
你的第一個印象是……台東?花蓮?還是原住民部落?
我沒有想過第一個真正接觸到的偏鄉小學,
居然就在自己身處的城市裡頭。
我不能說她交通不便,
但是距離熱鬧的市區確實得花上20分鐘的車程,
遑論她根本沒有所謂的公車路線。
也不能說她的校址有多高海拔、低能見度;
- 兩個著名的遊樂景點就在她的附近,
但也得繞過山腰再鑽進不顯眼的巷弄裡才找的到這間學校的蹤跡。
尤其是讓熱心的GOOGLE姊一帶,
原本20分鐘的路程我硬是繞了半個山頭,
才在遲到了10分鐘的慌張裡結束了35分鐘的里程。
這是一間每個年級只有一個班級的學校、
這是一間全校孩子加起來只有28人的學校、
這是一間一有活動就是全校師生動員的學校、
這是一間已經95歲卻差點在2月被停止運作的學校、
這是一間在每年的4月份,
紫斑蝶會從她的操場上方飛成一條遷徙彩帶的學校。
於是我很唐突的在這個月的某一天,
在手機定位了校址之後,
把車子停進像是學校停車場又像是別人家的庭院裡後,
走進了學校的辦公室,
然後跟老師們說:
「我想來這間學校說故事,跟這裡的孩子們說故事。」
而今天,
我跟這間學校的孩子們說了第一場故事,
就是讓熱心的GOOGLE姊帶路後便遲到了10分鐘的初登場。
結束之後主任一直跟我道謝,
因為學校實在太小,
校長是從別的學校撥空兼任,
所以跟我碰面的一直是主任,
她說,
謝謝我願意為這間學校的孩子們做這樣的付出。
而我除了真心的說不謝,
就只是很擔心的一直問著:
「我以後每周都能來說故事嗎?」
是啊,
我多想自己能捐大筆的金額、
能給大量的硬體、
能讓孩子們來個海外的旅行、
能給些孩子想要的禮物……
但是我真的沒有這樣的能力,
我能給的~~
就是跟孩子們說故事。
因為我在跟自己孩子共讀的時候看到幸福,
也在自己孩子聽到故事時眼裡看到了火花;
所以我知道~~
書本裡的世界真的好寬廣、
書本能帶給我們的力量真的好強大、
書本裡的文字能帶給孩子希望、
書本裡的故事能給孩子好多好多的幸福……
所以我說故事,
用我最喜歡也最擅長的方式,
想讓這裡的孩子也感覺到幸福。
我很雞婆對吧?
我很多事對吧?
有些人喜歡說我沒事找事,
有些人喜歡說我自找麻煩。
也許是吧?
但也不是!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是什麼人才決定做什麼事,
而且做了什麼事才決定我們是什麼樣的人。
就像,
並不是我帶給孩子什麼,
反而我有多感謝孩子們給我這樣的機會,
讓我能從他們的眼睛裡得到專屬於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