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還記得最後一次的自我介紹是什麼時候嗎?

我說的自我介紹,是用自己完整的姓名,單純的、只用自己的姓名。

當了媽媽之後,自己的名字在完成了分娩的那一刻,似乎就跟胎盤一起被排出了,然後再沒有自己姓名的存在,有的只是OO的媽媽這樣的稱號了。

記得兒子住院的時候,護理師很打趣的跟我說,已經有個兒子的她要來生個女兒,取名叫作美麗,這樣她就可以跟大家介紹自己:「我是美麗的媽媽。」

而我也一路從恩恩(女兒)的媽媽再增加了另一個稱號威威(兒子)的媽媽,並且適應良好,一直到最近一次的設計評圖發表,那一句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大家好,我是林淑敏。」,卻讓我彆扭到不行。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著,為什麼這樣再簡單不過的自我介紹我居然會有點嘴軟?

記起小時候,每每上台對著大家說出自己的名字時,那是緊張,也可能是慌張,但卻不是嘴軟;因為自己就等於嘴巴裡說出口這三個字,三個像是說明書也像是標籤的三個字,好似說出口了,大家就該知道我是一個什麼樣的個體。

接著上了中高等的學校,自己的名字好像不再足夠代表著自己,身上的制服、肩上的背包、胸前的名牌,再再提醒著自己,好似沒有這一些,你便沒有了團體的歸屬,然後你就落單了。

出了社會之後更加覺得,自己的名字變得無足輕重,除非前頭掛著頭銜,否則自己好像誰都不是。

一如當了媽媽之後。

在”OO的媽媽”成了自己唯一的名字後,我們也把名字變得不再重要,不,不只是名字,而是連自己都不再重要了,因為””OO的媽媽”成為了人生裡最重要的稱呼,這個稱呼裡面包含著自己孩子的所有,所有的喜好、厭惡、榮耀跟悲傷,但獨獨沒有了自己的。

再度回到學校,身邊圍繞著自己就是自己的孩子們,不用頭銜、不用家世、不用職業也不需要收入去解釋自己的角色,我才發現,已經當了兩個孩子的媽的自己,已經好久沒有當自己了。

即便自己的脾性仍在,但其實真的不再是自己了,因為我們會想著自己的一舉一動會不會影響到孩子、一言一語會不會挫折了孩子、ㄧ思一想又會不會迂迴了孩子…

雖然為了孩子而讓自己長成一個更好的大人,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但是忘了最一開始的那個自己,其實也會很容易忘了孩子該有的樣子;抹煞了心理面的那個自己,也會抹煞掉自己,接受孩子原來的樣子的能力。

你呢?
還記得怎麼介紹自己嗎?
還記得自己的名字曾經飽含著什麼樣的期望?
還記得自己原本是一個怎麼樣的自己?
還記得⋯⋯自己嗎?

29597835_787651128096165_5032599161226429618_n.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 ㄚ敏 的頭像
    林 ㄚ敏

    不良宅媽~ㄚ敏的部落格

    林 ㄚ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