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宅媽跟宅小孩要來分享三本書~
【What’s Happened To The DINOSAURS】
孩子近來很喜歡跟我討論"為甚麼?"
不是很單純的問我"為甚麼這樣....為什麼那樣?",而是很喜歡去思考某一件事情的發生,到底是為了甚麼?
而我家兒子前陣子最常問我的就是恐龍怎麼了?
恐龍為什麼絕跡了?為什麼不見的?還會再出現嗎?
想當然的,我這個好學不倦的阿母,當然就拿出我最常聽到的理論對孩子解釋:是因為隕石衝撞地球造成了恐龍的毀滅~而這本書裡也帶出這樣的理論跟孩子解釋著;
只是沒想到書裡另外又告訴我們,就學者的研究理論來說,其實還有兩大方向的探討~
一是認為,數量龐大的齧齒哺乳類動物會去食用恐龍的蛋,造成恐龍蛋孵化成功率不斷的下降...
不過我家兒子說....不可能吧!?老鼠這麼會吃嗎?
第二,則是恐龍間的傳染病,一種沒打疫苗,所有恐龍都一起得流感重症,但沒有恐龍醫生可以醫治彼此的概念...
但是,這個兩個理論被推翻了,因為它們這沒辦法去解釋當下海洋與植物也一起絕跡的狀態;
所以目前的研究方向還是傾向因為隕石撞擊地球引發的全球性大火,造成動植物賴以為生的空氣與陽光全被覆蓋與隔絕,所以讓1億六千萬年前就存在在地球上的物種絕跡了。
不過真正原因,科學家與生物學家直至今日依舊努力的研究與探討著。
那研究這些恐龍的基礎是什麼呢?就是化石與被風化的土壤...所以孩子又問了:「那地球...是怎麼形成的?」
【What Is The World Made OF?】
地球是由無數的物質形成,而不管物質種類之間性質與差異的大小,型態皆分為三類:
Solids~固體;Liquids~液體;還有Gases~氣體。
而且在這世界上,我們依靠著所有的物質才得以生存,而所有的物質也都用這三種型態存在在我們的身邊;
但是也因為每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存在型態,所以我們不可能穿過氣態的牆壁、玩著檸檬汁做成的娃娃、更不會穿上牛奶襪子、或是喝著石頭水。
因為地球的任一物質都只會以一種,最多兩種型態存在著。
不過在地球上仍有一種物質,可以以三種型態的方式存在,那就是水。
它會因為溫度的變化去改變自己的存在方式...變成固體的冰塊、蒸發為水汽的氣態、還有再次因為水氣凝結而變回液態。
所以溫度可以改變水的模樣。
那...好吧,接下來換對溫度感興趣了,地球溫度能夠有所變化,又是為了甚麼?
喔!!原來是因為太陽。
【Sunshine Makes the Seasons】
之前女兒問過我,如果沒有了太陽,地球會變成怎麼樣?
如果沒了太陽,我們地球其實就沒有了白天與黑夜,也不再有四季;地球能夠有四季的變化,其實就是地球繞著太陽公轉,而白天與黑夜,也是因為地球自轉時陽光所帶來的光明與陰暗。
最簡單的解釋方式,書裡教著孩子,可以利用橘子與鉛筆製造出簡易的地球與軸心,再用手電筒去代表太陽的光芒,體驗站在宇宙看著地球黑夜白天與四季的變化。
只是不大正經的宅媽,看到書裡的這一幕總讓我很想唱...I Have a Pen...I Have a orange.........
不過我有忍住沒唱...然後...當然也是拿出地球儀做實驗就好,幹嘛拿筆插橘子啦!!!橘子是要烤來吃的...還要灑點鹽巴喔...(喂!離題了喔!)
*****************************************************************
Let's-Read-AND-Find-Out SCIENCE 這一套書籍,我家一口氣把三本全讀了。
這是一套會吸引孩子主動閱讀,而且內容淺顯易懂的百科讀本。
它所使用的英文單字讓孩子能很輕易的,接收到書本所傳達的基本卻有趣的百科知識,也讓當媽媽的我呢,更是被它薄薄一本就能帶出的百科理論給驚豔了。
這是一套適合孩子讀,也適合大人充實知識以免被孩子問倒的好書唷。
讀了三本當然不過癮,跟宅媽還有宅小孩一樣,對這套書有興趣的大、小人,可以在敦煌書局的網站上找到一整套的《Let's-Read-and-Find-Out Science》。
《Let's-Read-and-Find-Out Science》優惠資訊:
即日起~2017/1/31
-單書77折、滿30本72折
-全系列67折再贈網站購物紅利150元
http://www.cavesbooks.com.tw/files/webpage/activityfile/2016dec-lrfos/index.html